close

最簡便的飲食規則 
 
文.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(http://www.uho.com.tw)

• 不需要營養標示表 你也能吃到真正的食物 •

在我們這時代,飲食變得很複雜。大部分人都依賴「專家」之類的建議,來告訴我們該如何飲食,例如醫生、飲食書、營養科學最新報導、政府報告,以及在食物包裝上越做越大的健康功效宣傳。我們不會一直記著這些專家的建議,但當我們看著菜單準備點菜,或推著推車在超市購物的當下,他們的聲音就會在我們腦海中響起。

現下每個人多少都聽過這些詞:「抗氧化物」、「飽和脂肪」、「碳水化合物」、「多酚」、「葉酸」、「麥麩」、「益生菌」等。這不是很奇怪嗎?我們眼中已經沒有食物,而是直接看到食物中的營養成分(不論這些成分好壞),當然也看到了熱量。若是我們能正確認識食物中這些不可見的性質,理應就掌握了健康飲食的祕密。

我和其他人一樣困惑,因此便在數年前開始研究這個簡單的問題:我該吃什麼?我們真的知道健康與飲食之間的關聯嗎?我不是營養專家,也非科學家,我只是個好奇的記者,想為自己和家人找尋這個切身問題的答案。

我發現,科學界對於營養所知的內容比你預期的少得多。說得好聽點,營養學還是門非常年輕的科學,對於你喝了一口汽水之後身體會發生什麼事、胡蘿蔔對身體好的真正原因,以及你的胃臟為何滿布了跟腦細胞一樣的神經元,都還在探索之中。營養科學是個有趣的領域,總有一天它或許可以明確回答與人類相關的營養學問題,不過營養科學家會告訴你,現在還差得遠呢。

飲食與健康的關係,基本上你只需要知道兩件事,這也是所有參與營養戰爭的陣營都毫無異議的兩點:

事實一
所謂的西方飲食,通常指的是許多加工食物與肉類、許多額外添加的脂肪與醣類、許多精製的穀物;是除了蔬菜、水果、全穀物之外的其他東西。吃西方飲食的人,有很高比例罹患所謂的「西方疾病」:肥胖症、第二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和癌症。實際上,所有的肥胖症與第二型高血壓、百分之八十的心血管疾病、三分之一以上的癌症病例,都和飲食有關。重點是,作為飲食者,我們知道自己得有所行動:不論原因為何,這種飲食本身就有問題。

事實二
吃各種傳統飲食的人們,通常不易得到以上這些慢性疾病。我們很多人在吃的西方飲食,在演化上是相當新穎的飲食內容,對人類文明更是一項傑出成就:發展出一種會讓人類生病的飲食。(現在人類的壽命雖比以前長,但是壽命增加的主因是嬰兒死亡率降低、兒童健康水準提升,而非飲食。)

每當新的研究出爐,營養成分的特性就跟著變化。不過對於營養工業界而言,這種不確定性未必會造成問題,因為混亂也能讓事業發達,營養學家變得不可或缺。食品製造商可以根據最新的發現,重新改造產品(及其健康奇效)。接下來,媒體人員就可以跟著新議題,寫出一連串有關新食物與健康的報導。人人都是贏家,唯獨吃下這些東西的人是輸家。

我們以為「要吃什麼」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,其實一點都不複雜。基本上可以濃縮成下面這一句話:吃食物,別吃太多,多吃植物。

這就是基準線,非常簡單的一句話。這是在營養科學泥淖深處的一塊硬土,你無需生物化學的學位就可以穩穩站在上面。《飲食規則》和我之前幾本著作都不同。沒有太多理論、歷史與科學,而把焦點放在每日的生活與實踐。我把上面那十一個字,復原成一整套完整的規則,可以作為個人的飲食方針,幫助你在現代化的生活中吃到真正的食物。照著做,基本上你就可以遠離西方飲食,吃得健康又快樂。


■ 麥可.波倫《飲食規則》精選:
• 別吃你曾祖母不認為是食物的東西
• 食品成分中若有三年級小學生念不出來的,別吃
• 如果食品上有「輕」、「低脂」或「無脂」之類的字眼,別吃。
• 如果這個食品偽裝成別的樣子,別吃。
• 吃健康土地產出的完全成熟食物。
• 別小看油漬小魚。荷蘭有句諺語說:「鯡魚多的地方醫生就少。」
• 如果在意體重,就不要吃含有大量糖分和澱粉的食物。
• 新發明總是讓人著迷,不過記得對非傳統食物保持戒心。
• 在餐桌上放朵花,食物會好吃兩倍。
• 那些經由窗戶送到你車子裡的東西,並不是食物。

 

(本文作者/麥可.波倫)
(摘自/飲食規則: 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/大家出版社)
文章網址:http://i-nature.uho.com.tw/articles2/6/721.html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松下淨水生活館 的頭像
    松下淨水生活館

    松下淨水生活館的部落格

    松下淨水生活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